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要精准调控房地产,去库存可学海口经验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要精准调控房地产,去库存可学海口经验

时间:2016-07-11 11:05|点击:

南海网专题:决战“冲锋号”——海南拉开供给侧改革序幕

要精准调控房地产,去库存可学海口经验

 “海南以创新为引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评论三

要精准调控房地产,去库存可学海口经验

  作者:沧海一声笑

  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中,通常认为海南重在降成本、补短板,“三去”包袱不重。但实际上,房地产“去库存”的形势还比较严峻。

  从今年第一季度看,海南房地产销售面积3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1%;销售额352.85亿元,同比增长73.9%,在全国名列前茅,似乎形势可喜。但截至3月底海南待售商品房面积约4500万平方米,去化期约50个月,远远超过18个月的警戒线。2015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1704.00亿元,增幅虽然下降至19%,但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却上升至50.8%。可以说,海南继续执行“两个暂停”政策,正是面对巨大去库存压力的因应之策。

  海南作为“健康岛、长寿岛、生态岛”的宜居名声在外,又有资源的稀缺性价值打底,为什么还难卖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品质不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又在于配套不够。买房子不只是买钢筋水泥,关键还是要宜居,这就涉及到交通、商场、物业、公园、学校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备。但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楼盘甚至是知名开发商的楼盘,形如一个个难以进出的生活孤岛,城市生活配套延伸不到这里,而开发商自己也不愿意花钱完善,那不就成了买房不过是买钢筋水泥么?其次,不少开发商还很不诚信,时不时爆出楼盘质量硬伤,甚至“一房多卖”,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以至于让不少买房人要是不托熟人,根本就不敢入手。长期依赖岛外购房的销售结构,让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整治。再有,买房了之后会发现,海南物业服务的总体水平非常低。不说别的,海口80%的小区连业委会都成立不了,主管部门熟视无睹,于是放任之下的物业往往反客为主成为“二政府”,安全漏洞比比皆是。

  这样的楼盘品质、这样的监管环境、这样的客源结构,要实现去库存、去警戒,谈何容易?

  然而,也有成功的尝试。这就是海口,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打通存量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棚改居民住房刚需之间的通道,就是直接给棚改户现金补偿,然后拿到现金的市民爱到哪里买房就到哪里买。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以往的棚改阻力迎刃而解、进度大大提速;二是拿到钱的棚改户肯定要在海口买房,于是库存得到消化;三是本地市民买房与外地购房人不同,相对理性和较真,楼盘好不好、值不值得买,是可以用脚把票投出来的,这就加速了市场中的优胜劣汰,迫使开发商去思考和解决楼盘配套的问题。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从海口市公布的数据看,岛内居民购房占比由往年的40%一跃提升到今年的60%,改变了长期以来岛外市场依存度过高、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比如新开盘的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总共17万平方米,现已销售15万平方米,其中海口籍居民购房占82%。今年上半年,海口销售商品房28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商品住房库存逐月下降,减少库存近7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降至17.5个月;商品房销售均价6月份同比增长7.37%、环比上升9.8%。

  当前,全省各市县几乎都面临着推进棚改任务和房地产去库存的双重压力。所以,除了在“多规合一”管控下,长期加强市场监管、严打开发商不诚信问题、严控低端住宅地产、精准发展高品质住宅、商业和旅游地产外,将棚改和去库存两者之间打通,形成一个对冲压力、一举两赢的连通器,至少在目前真不失为一个值得推广的办法。

  “海南以创新为引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评论:

  评论一: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突破口,打造农业王牌

  评论二:自练深厚内功,才能让海南旅游近悦远来

上一篇:评论: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下一篇:荆江评论:抗洪现场是“两学一做”考场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