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评论: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评论: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时间:2016-07-08 16:47|点击:

  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荣启涵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即将展开,8个督察组近日将分别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等地开展工作。这是继今年2月在河北进行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后,“央字头”环保督察正式在全国范围铺开,计划年内完成15个左右省区市督察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6日在对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进行部署时强调,要把握环境保护督察基本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督察工作。要明确责任主体,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职尽责,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围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突出抓好环境保护督察重点任务;要把握政策尺度,处理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要严格程序规范,边督察边整改,健全长效机制,提高督察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处于负重前行时期,环保督察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环境形势,更要突出问题意识,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环境沉疴实施“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的前提是找准病灶。欲除环境沉疴,首先要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督察要深入基层,重点盯住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追根溯源、直击病灶。

  “靶向治疗”需要对症下药。找到病因,更要寻得良方,解决问题还要靠科学施策。只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互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时下,多地将落实减排治污等同于“一刀切”关厂停产,实不可取。以问题为导向的督察整改,还需把握政策尺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类似“一厂一策”因地制宜的科学整治方案推动治理。

  “靶向治疗”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开展督察,要聚焦各地各类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及深层次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督察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长效机制不仅在“治”,关键在“防”。环保督察既是“强心针”也是“清醒剂”。为防止督察结束后问题反复发作,督察组不妨多杀几个“回马枪”,多作几次“回头看”。同时,通过推动环保领域“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将有关环保的工作压力自上而下、逐层逐级压紧压实,促进地方党委政府自觉寻找问题源头,边整改边防范,进而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中国道路推进改革开放

下一篇:要精准调控房地产,去库存可学海口经验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