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香山评论] “扫地僧读硕”是一场高深的自我修行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香山评论] “扫地僧读硕”是一场高深的自我修行

时间:2016-06-30 11:47|点击:

《天龙八部》中有一名武功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扫地僧”,而在电子科技大学,也有这样一名被称之为“扫地僧”的44岁保安张永辉。平日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大学几个大门的安保执勤工作,而6月29日,张永辉将与同事调班,以便能参加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在这次的硕士研究生授位仪式上,张永辉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的在职研究生,将接受“拨穗礼”。(6月29日《成都商报》)

常年隐居于少林藏经阁的“扫地僧”,精研佛理,武功高强,虽是《天龙八部》中出场极少的角色,却给人深刻印象。这位当了17年保安、“隐居于”电子科大的“扫地僧”倏然而出,同样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笔者看来,人们关注的不是其“功成名就”,而是其像少林“扫地僧”那样隐居于藏经阁宠辱不惊的苦修,“板凳坐得十年冷,练就绝学,最终悟道”。正如其本人所说,自己仍会在保安岗位上继续战斗,读硕“只是为了进一步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提升自己。” 

有人说,高考是一场自我修行之旅,它包含着一代代学子的辛勤付出和收获、梦想和圆梦的过程,承载着一代代青年的成长烦恼。比如,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就能达成“跳出农门”、“改善生活”、“提高社会地位”等目的,于是矢志不渝地将期望和梦想寄托于上大学。而社会各方面对人才也存在一些片面理解,非大学本科学历不可,甚至还得有硕士、博士学位才行,这也客观上助长了不少学子读了本科再考研读博的“功利化”冲动。

不管是把上大学、考研读博视为一种梦想,还是为了今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寒窗苦读一朝中第跳农门,已是底层民众改变命运和身份的一种本能反应。“读书改变命运”,的确是句真理,笔者也不以为其具有“功利化”色彩。但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语境下,如果一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锁定在上大学这条“独木桥”上,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设定在“挣钱多少、收入高低、权利大小”上,这样的上大学、考研读博,其实就陷入了“功利化”的泥潭。诚然,一个人没有知识和能力不行,但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提升自己”。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出不了一流大师”,曾让我们尴尬无比。可以说,正是因为一些大学沾染了“功利化”的气息,将自己封闭在乌托邦的幻境里,用理想化的眼光看待自身,没有用务实、理性的态度对待现实。

对于一些上大学、考研读博的学子来说,也应有同样的设问和理性的回答:如果说高考是一场自我修行,能使人更平和地面对成败,那么上大学、考研读博则是一场更高深的自我修行,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提升自己”。这样,当我们在面对未来的重大压力和人生选择时,或许就可以像少林“扫地僧”那样,做到宠辱不惊、从容不迫。(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付彪)

上一篇:央广评论:文化之风,跟跟何妨?

下一篇: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A股已经进入小牛市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