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央广评论:文化之风,跟跟何妨?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央广评论:文化之风,跟跟何妨?

时间:2016-06-30 11:47|点击:

  杨绛先生去世之后,不少人发现微信朋友圈除了被各种“缅怀”、“感悟”刷屏外,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屑地嘲笑别人跟风,甚至挖苦说:“平时连杨绛的书都没读过,凭什么纪念?”“完美地结束了一天朋友圈秀情怀,可以打卡下班,挤上地铁赶回远郊的经济适用房了”……类似的嘲讽还有“每年都有那么一天,大家都是张国荣的粉丝”、“又到了莎士比亚的诞辰,朋友圈里都是汉姆雷特”,等等。按照这个逻辑,似乎只有学富五车的人才有资格纪念名家,只有文艺青年才有资格欣赏艺术,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有资格畅想诗和远方……,而普通上班族、打工族发发自拍,秀秀大排档就好,网络上应该和生活中一样苟且。16-5-30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有人会反驳说,我们讽刺的只是那些表里不一,明明什么都不懂,非要在朋友圈里“装”的人。我们不否认确实有纯粹为了作秀而发朋友圈的人,但可能更多的人只是借助网络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些人虽然上了年纪,却仍童心不泯;有些人终日整理数据写报告,却有一个作家梦;也有些人看上去刻板严肃,却很有可能暗藏艺术气质……只能说我们对朋友了解的还不够多。退一步说,即便是那些纯粹为了跟风而发朋友圈的人,也不过是害怕自己被主流忽略,被朋友拉开距离,那种透露着些许自卑情结的“小动作”,完全与人无害。

  还要看到,朋友圈对于文化艺术的追逐跟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通过跟文化之风多少丰富了一些知识,提高了一点素养,总比追逐明星八卦、信谣传谣,每天发一些无聊的自拍要强的多。国民素质的提高恰恰需要大众在文化领域多多跟风。(撰写 肖志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央广评论

相关阅读 央广评论:不考核论文,就能产生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吗?

因为科研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引起全球学界轰动,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最近成了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与此同时,他“十年没发重要科研论文,学校却不离不弃”被反复提及。在赞叹宽松学术环境的同时,高校论文考核是不是该废除也成为争议焦点。在有些观点看来,如果废除论文考核制度,那么韩春雨这样的学者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中冒出来,这样的图景现实吗?

2016-05-28 07:00:00

央广评论:国家药价谈判破冰 “三医”联动改革还需跟进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专利药,曾经一粒200元,一天服4次,就是800元。吃药如吞金的压力,甚至令一些患者铤而走险,去黑市购买或者到国外代购,为延续生命游走于法律的边缘。

2016-05-26 07:00:00

央广评论:扭转民间投资下滑需要地方政府认真检讨

经济数据显示,1至4月份,民间投资下滑趋势明显。5.2%的同比增速相比去年全年10.1%的数据,几近腰斩。近年来,民营经济对GDP贡献已近六成,更创造全社会八成以上就业岗位,民间投资下滑趋势必须引起各方面的警惕。

2016-05-20 07:00: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本篇文章:央广评论:文化之风,跟跟何妨? 内容收集于网上,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有任何问题请发邮件到:hnsmtvip@163.com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导航地图

上一篇:评论:需开放更多虚拟运营商

下一篇:[香山评论] “扫地僧读硕”是一场高深的自我修行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