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现撕开经济痛点
日前,中原地产研究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达7993.5亿元,同比上涨55.8%,二线城市占据榜首,苏州(楼盘)、南京(楼盘)、杭州(楼盘)、合肥(楼盘)等地“地王”频现,成为前5个月高价地出现最频繁的区域。其中,奥体单元地块以123.18亿元成交,成为杭州历史上首宗百亿“地王”,创造了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最高地价。
无法想象,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出不过半年多时间,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不仅房价鲜有下跌,且都出现同比大幅上涨。尤其不可理喻的是,一边是房地产去库存压力来不及消除,一边地价却“一路绝尘”而去,令人疑惑万千:难不成是经济运行大环境需要“地王”支撑来减轻下行压力?
层层迷雾,拨得开才是正道。动辄几十过百亿元的土地成功拍卖,究竟何因?原来,继5月央企保利地产(600048,股吧)“任性”豪夺上海(楼盘)周浦“地王”之后,央企华润集团旗下的万科更是超百亿元拿下杭州“地王”。进入到6月第一天,隶属财政部的信达地产(600657,股吧)以58.05亿元夺得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刷新今年上海土地市场溢价率纪录。纵观今年土地市场,113宗“地王”中,逾50%以上均是地方国企、央企制造。
表面上看,“地王”的疯狂对经济发展没有大的影响,不过是土地市场公开竞争的正常表现。但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地王”频现恰恰撕开了多处经济管理痛点。
其一,从针对国字号企业的管理来看,政府对企业的资金监管相当乏力,企业从事任何经济活动,无论资金使用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哪怕投资失败也难见严格的责任追究。特别是融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或银行融资,政府非但缺乏系统性严格监管,且还想方设法支持到位,生怕出问题而影响政绩,以至企业融资易如反掌,导致投资欲所欲为。比如,今年国企参与土地拍卖,加价举牌眼都不眨,早就把过去几年全国“地王”绝大多数亏损的教训抛之脑后。
其二,从“地王”涌现的现实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极易诱发国企的跟风炒作,会从源头动摇国企发展主业的思想,变相助推国企把更多资源倾注于房地产业,对自身主业逐步失去兴趣,势必削弱其内在的研发创新实力,使国企难以迈上“中国智造”的正确道路,可能会导致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流于形式,对于今后的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势必造成“中梗阻”。
其三,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各地“地王”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巨大的既得利益面前,“黑眼睛白银子”的惯性思维,会越来越蒙蔽管理者的眼睛,促使其不自觉地把“土地制造”、“土地快造”作为发展经济与培植财源的第一动力,不但会促使其变着法子绕开土地红线政策的制约,且可能让领导班子整体形成发展土地经济的统一“共识”,面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更“缩手缩脚”,不可避免地延缓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致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变得愈加漫长。
此外,一旦“地王”在各地坐成“大侯”,不仅会造成整个土地市场监管失控,且会吸引更多经济资源不断进军房地产业,更让实体经济“失血”加重,甚至不排除出现“休克致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愈来愈重,公众在持续高房价的压迫下,幸福指数势必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故此,面对“地王”涌现,各级管理者不可被眼前利益所惑而麻痹大意,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放松对“地王”的监管,任凭“地王”野蛮生长,到头来会坏了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1-10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
- 11-07订单为王 精准对接!青岛以 “内联外拓”平台为企业架
- 10-29泰国,正被中国家电企业“挤爆”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11-10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
- 11-07订单为王 精准对接!青岛以 “内联外拓”平台为企业架起供需桥梁
- 10-29泰国,正被中国家电企业“挤爆”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