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牢固
借用中国政府的官方说法,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市场可能正在庆祝经济恢复生机的迹象,但有很多人质疑复苏的质量。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研究部门“投资参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对中国家庭进行的最新调查反映出了这一争论。
如第一张图所示,“投资参考”在4月进行的消费者信心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和非必需品支出习惯的看法显著改善。
根据该调查,中国家庭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信心升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8月,一次处理不当的人民币贬值加剧了全球对中国经济彻底崩溃的担忧。
但4月份消费者对未来的展望则尤为低迷:“投资参考”有关消费者对经济走向看法的指数基本没有变化,而关于消费者对接下来6个月家庭收入变化看法的指数也与3月持平。
如第二张图所示,汇总对房地产、出口和物流行业调查结果的最新“投资参考”中国商业活动指数(FTCR China Business Activity Index)捕捉到了一种不安感。
在3月达到2014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后,整体指数在4月回落。52.2的读数低于该指数系列均值52.5,而该指数下跌完全是房地产分项指数大跌所致。
4月,“投资参考”中国房地产指数(FTCR China Real Estate Index)从创纪录的高点72.9跌至60.1,不过这个数字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拖累来自于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活动的下滑,这反映出上海和深圳市政府打击当地房市过度投机的举措。
中央政府的一些人长期以来一直担心,诉诸以前的刺激策略会重新导致不想要的后果——资金被用于投机性目的、而非支撑北京方面认为的“实体经济”。
深圳飙涨的房价、零首付抵押贷款,以及上海、大连和郑州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泡沫表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而通胀压力上升的迹象也为谨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正当理由。
在创纪录的举债水平的支持下,房市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回升将继续支撑经济。“投资参考”预计未来数月经济将进一步稳定。但4月的调查结果反映出不确定性,凸显了最新一轮由信贷驱动的经济活动上扬本质上是脆弱的。
本文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旗下《投资参考》中国区主任
译者/徐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7-31“铸盾行动”为企业创新成果穿上“法治铠甲”
- 07-21广东企业如何打通全球产业链?
- 06-15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02-20坚持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02-18新春首个涉外投资交流会结出硕果
- 11-30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
- 10-25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
- 10-11“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收购不再需要申报
- 07-25财政部: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27万亿元,同比下降0.6%,营业总收入及应交
- 06-24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