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法治与文明照亮城市未来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法治与文明照亮城市未来

时间:2020-04-20 09:14|点击:

  法治城市示范

  冬日的深圳前海,一座刚刚启用的崭新大厦矗立其间。这座前海第一栋永久性公共建筑、被命名为“法治大厦”。

  站在大厦的门口,能看到前海法治建设的过去与未来——大厦里,前海法治建设专题展正在展出,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勾勒出9年来前海法治建设的壮美画卷;大厦外,平坦的规划工地上工人们施工正酣,其中,就有正在规划中的前海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是深圳壮丽辉煌40年的迷人底色,也是支撑深圳昂首阔步走向未来的坚实底气。

  “特区立法权是先行先试的利剑”

  1992年7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的议案。赋予深圳特区立法权。

建设中的深圳前海。 何龙摄 光明图片

建设中的深圳前海。 何龙摄 光明图片

扫扫二维码,看看更多深圳人怎么看深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艺珣制作)

扫扫二维码,看看更多深圳人怎么看深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艺珣制作)

  “那可真是一个立法工作的‘火热时代’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晓东20多年前刚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那时的他对特区立法工作充满了敬畏与向往。“那些年的立法工作,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由于当时国家的法律体系尚在构建当中,特区立法其实就是一种先行先试,在法治建设上起着‘试验田’的作用。深圳大胆采取‘拿来主义’,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只要觉得能为我所用,就借鉴过来,所以那时出台了很多法规,既填补了国家立法的空白,也为国内其他地方的立法提供了借鉴。”

  截至目前,深圳共制定法规229项,其中经济特区法规189项;现行有效法规168项,其中经济特区法规130项。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律师条例、政府采购条例……作为立法“试验田”,深圳立法曾屡创“全国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先行先试的一把利剑。”在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志晟眼里,改革开放40年,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深圳经济的腾飞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回望几十年“深圳奇迹”,王晓东也感叹:“是市场和法治这两条腿支撑着深圳一路奔跑,法治对于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已是深圳一张亮丽的名片。

  2017年的一天,前海展示厅前,一辆大巴车停了下来。车上走下来的,是汇丰集团董事会的董事们,等待他们的,是深圳前海管理局的工作人员。

  “在这之前,我们跟汇丰的合作谈了两年多都没有什么进展,到那时候其实已经陷入了僵局。”当时也在工作人员队伍中的李京回忆,“听说汇丰集团董事会成员要来香港开年会,我们就商量着请他们来参观,让他们亲眼看一看深圳,看一看前海。”

  “在前海展示厅,当听到我们介绍前海法制健全、法律服务水平高,可以适用香港法、域外法来审理案件的时候,那些董事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李京至今都惊叹于这次参观带给前海的峰回路转。“这些董事们回去立即开董事会研究讨论与我们的合作。最终,汇丰集团在前海设立了区域性总部,并和前海金融控股公司合资成立了汇丰前海证券公司”。

  经历了这次招商的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后,如今已经是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法治与社会建设促进处副处长的李京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前海法治建设既继承了先行先试的闯劲,又蕴藉出海纳百川的气魄。

  2010年,深圳市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经验,成立全国首个以法定机构模式主导区域开发治理的公共组织——前海管理局。

  2013年,前海借鉴香港廉政公署体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廉政监督局”,探索集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和审计“五位一体”的廉政监督新体制。

  2015年成立的前海合作区法院在全国首创“港籍调解”与“港籍陪审”制度,适用香港等域外法审理案件。

  2019年,在普华永道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进行的评估中,前海在执行合同效率、成本及司法环境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全球排名第三。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见》的出台,再次给了我们尚方宝剑。”李京告诉记者,“在未来,法治会更加成为我们最闪亮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切都得按规矩办”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深圳的法治环境怎么样?

  ——深圳市人大代表谢兰军说,宏观不好说,微观也谈不了,好像很虚无缥缈,没有具体的案例支撑,却又时常感觉如影随形,这确实是深圳法治环境的体现。

  ——在深圳生活20年的出租车司机苟中华说,在深圳,我们外来人的孩子也能上公立学校,政府信息很透明,想“走后门”都难。

  ——前海合作区法院工作人员谢雯说,深圳外来的年轻人很多,走在路上谁也不认识谁,但是深圳带给人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很高。没有人会“拼爹”“拼背景”,大家都相信公平、相信公正。

  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但深圳人对于法治的信仰,早已镌刻进血肉里。正如坐上深圳的机动车,系上安全带已成为习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可以放心穿行;群众不用“讨好”行政部门人员,因为他们知道“一切都得按规矩办”。

  “约束业主委员会的权力,防止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业主自治组织普遍成立难,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针对高空抛物伤人问题,物业应该加强巡查,有隐患要通知业主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今年8月,深圳市修订物业管理条例,仅在二审期间,就收到了居民8000多条修法建议。

  在王晓东的印象里,深圳市民的立法参与度一直很高,“特别是关系到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他们非常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深圳市立法机关也乐于为民众提供舞台。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规草案,都会通过报纸和网络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发送到全体人大代表手中,发放到所有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开门立法才能保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不光是要过程公开,更有赖于市民们的法治热情,需要他们对立法、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的持续关注。这种热情和关注,也是立法工作的强大推动力。”王晓东说。

  城市文明典范

  当深圳的文化日历翻到12月,深圳人发现,“古今中外”正在这座年轻的城市相遇——一出唱了四百年犹能唱出新意的青春版《牡丹亭》,一堂由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带来的讲座,三场来自奥地利、意大利、亚美尼亚乐团的新年交响音乐会……

  深圳的文化日历上还有更多特别之处——12月21日,深圳福田高铁站。这个全世界列车通过速度最快的地下火车站变成了科技与艺术碰撞的场所,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开幕了,“畅想城市未来”“文化遗产的未来”“九种城市,万种未来”……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艺术家一同探索城市文明的可能性。人们也在这些活动的主题里找到了深圳的“关键词”,那就是高频出现的“未来”。

  深圳,一座刚满四十岁的年轻城市,一座站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正在“古今中外”后面加上“未来”二字。

  眺望未来,是先行者的使命。细观一座城市的文明史,既能听到时代的涛声,也能看到人民的特写。

  “我生命中的每一个11月都是读书月”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多年来,深圳中心书城里悬挂的这一句话深入人心。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文化立市”“文化强市”逐渐成为深圳新的发展目标。城市文明的发展应验着那句话:人们为了生存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

  在深圳,每年的11月,都有另一个名字——“读书月”。

  “我当时并不太知道什么是‘读书月’,只知道每到秋天,我总能在整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读到平时读不到的书。”今年13岁的佘悦杭是土生土长的“深二代”。在佘悦杭出生的第一个11月,妈妈为她读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绘本。

  在佘悦杭童年的另一个11月,她听了刘心武在读书月的讲座“给孩子们讲《红楼梦》”。那位佘悦杭记忆里“胖胖的、和蔼的老人”,为一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她成了一个“在晃来晃去的公交车里看《红楼梦》”的孩子。看过了《红楼梦》,她又主动买了《西厢记》《牡丹亭》。从一扇窗望去,佘悦杭的阅读世界变得越来越大。

  “因为读书月,我成了一个文学少年。”在小学四年级时,佘悦杭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冬天的破手套》。而每当大人问起她的梦想时,她都会认真坚定地回答“我要当一名文学家”。

  今年的读书月结束时,佘悦杭在散文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生命中的每一个11月都是读书月,都是一个可以立在操场边上的玉兰树下静静读书的月份。是读书月让我成了现在的‘我’。”

  当我们拉开特写镜头,会发现,“深圳读书月”是戴在这座城市胸前的“文化徽章”之一。

  创新驱动发展,那又是什么驱动创新?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发现,全球阅读指数和创新指数高度重合。四十年筚路蓝缕,深圳人早已骄傲地说:深圳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文化的先行者:

  200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创立大型文化活动“深圳读书月”,成为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起因”和“品牌”;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2015年,深圳推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2019年,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制定《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动方案》;

  2016年10月29日,故宫学院(深圳)揭牌仪式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举行,2018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宣布将设立“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

  至2019年,深圳已在全国最早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目标。

  山非一日而隆,城非一载而就。四十年的耐心培植,数得清的,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数不清的,是佘悦杭这样的深圳人心中的文明种子。

  “深圳的长处就是发挥人的创造”

  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超过10%。“深圳设计”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开放的大潮再次涌起,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写,其中就有刚刚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博士毕业的韩望喜。他是在邓小平南巡的第二年来到深圳的。

  “我要把您的学问带到深圳去!”韩望喜曾信誓旦旦地对他的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罗国杰教授说。然而,从书斋走到热土的韩望喜却迷茫了,“这里要的是学会计的,不要学哲学的。”初到深圳那几年,一个别人眼中的“文化人”始终在思考,深圳是否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深圳文化事业的发展给韩望喜带来了机遇。

  2015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之际,深圳原创的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并受到热烈欢迎,韩望喜是文学脚本创作的执笔者,《人文颂》通过音乐树立起了一个东方大国的人文形象。2013年9月21日“世界和平日”,《人文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演出,总共谢幕了四次,现场的气氛令韩望喜记忆犹新,“那种文化相通的感染力,特别让人激动”。

  作为深圳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任,这些年,最令韩望喜难忘的是那些用创意实现梦想的年轻人。12月7日,前海深港创意设计产业园正式开园,50家创意设计公司入驻,这是深圳与香港创意设计合作结出的硕果。在工作成绩之外,韩望喜最开心的,是见到了一群展示自己作品的香港年轻设计师,他们朝气蓬勃的笑脸定格在深圳前海,也定格在韩望喜的记忆里。

  “深圳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资源都不够丰富,深圳的长处就是发挥人的创造。”来到深圳26年,从迷茫到拥有获得感,韩望喜的个人理想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他喜欢深圳,“是这座城市锤炼了自己的人生。”

  “在命运之书里,我们在同一行字之间。”韩望喜说。

  韩望喜的故事是深圳城市文明发展的一帧镜头。当我们放眼世界,凡是经济发展好、创新能力强的城市,都是文化繁荣的地方。曾以“雾都”的称号闻名于世的英国伦敦,被称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美国芝加哥,都因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建立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也理应成为引领现代文化的世界文化之都。深圳的定位是什么?根据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将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

  建设“创新创意之都”,深圳已然在路上,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国际化之路。

  许多人不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正是由深圳设计师陈绍华设计。也是在2008年,“深圳设计”开始被世界认可,深圳成为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中国城市。多年来,深圳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使人们有了更多的理由了解这里,有更多理由留在这里。

  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的创新史”。四十年来,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在文化繁荣发展这条路上,深圳依然是一员“闯将”。

  站在时代的潮头,深圳闯出的这条现代城市文明之路,是中国气派、国际视野、面朝未来。

  (本报记者 陈雪 刘华东)

[ 责编:孔繁鑫 ]

上一篇:用案例传递法治 河南南阳:线上普法浏览量达260万人次

下一篇:证监会:持续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