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法治南明 秀甲天下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法治南明 秀甲天下

时间:2017-08-02 22:00|点击:

法治南明 秀甲天下

——南明区打造法治建设纪实

    日前,南明区出台了《关于实施“全面依法治区˙共建法治南明”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南明区将在打造“五个一”法治文化品牌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打造、四个建成、六个加强、九项机制”,即打造法治文化品牌、法律服务市场的“红色品牌”、花果园“律师楼宇”服务圈;建成律师行业组织、“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模式、社区矫正信息化数据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以案释法机制、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法律服务进项目”机制、社区矫正配套工作机制、依法决策机制、权力清单制度长效机制、“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企业“法律体检”工作机制,进一步擦亮南明法治文化品牌。

    毋庸置疑,这又将是南明法治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六五”普法启动以来,南明区坚持实施法治文化引领战略,创新开展“五个一”法治文化建设工程。现在,“五个一”已成为南明法治文化的靓丽品牌。其主要内容为:打造一个“法治文化广场”、一个“法治文化代言人”、一个“法治文化大舞台”、一支“法治文艺队伍”以及一个“法治文化传播平台”。

    在打造法治文化方面,区司法局以“法廉润南明,正气腾青云”为主题,选址青云路的滨河“帆影广场”,建立了全区首个法治廉政文化广场。现在,该区常在此开展宪法宣誓、“万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主题活动,培养公民的法治信仰。

    在打造法治文化代言人方面,区司法局于2013年公开征集到“普法使者”卡通形象——兰花娃“明明”。“明明”以贵阳市花“兰花”为创意,在彰显南明特征的同时,蕴含光明、希望、清明、廉洁等含义。此后,南明区启动“明明”送法进万家系列活动,以“明明”为模子,制作普法钥匙扣、手纸巾等实用宣传品,送法进社区、乡村、企业等。2014年,区司法局又公开征集到普法歌词《明明之歌》,以此打造“明明”系列普法品牌。如今,“明明”普法使者已在南明家喻户晓,成为名符其实的“法治文化代言人”。

    在打造法治文化大舞台方面,区司法局把法治文艺创作作为突破口,全面发动群众,创作了一批具有本地区、本行业文化特色的法治文艺作品。通过此举,引导群众在创作中体验法治文化,感悟法治理念。目前,南明区法治文艺队伍创作了音乐快板《赞法律援助》、歌舞《亲亲老干妈》等30余个法治文艺作品。

    在打造法治文艺队伍方面,区司法局立足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在创新思路上下功夫,在提升素质上下苦力,先后建立了普法法律服务志愿者、普法文艺宣传队、普法山歌队等法制宣传队伍,吸纳了300余人参加。这些队伍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每年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上百场。

    在法治文化传播平台方面,区司法局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资源优势,开辟专题或专栏,构建一批传播法治文化平台。同时,借助区域LED屏、电子显示屏以及治安卡点电子滚动屏等现代传媒,滚动播放法制动漫短片、法制警句、法制格言以及一些典型案例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区司法局开始建普法网站、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实现了普法宣传从实体社会到虚拟空间的全覆盖。

    现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已成为南明人的自觉习惯。南明区先后获得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第三批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殊荣。目前,全区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7个、1个,依法治理示范点单位8个。

上一篇:法治教育接地气,协作创新成果多

下一篇:“6.26国际禁毒日”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凉山举行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