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评论:对新能源汽车骗补必须严惩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评论:对新能源汽车骗补必须严惩

时间:2017-09-07 10:00|点击: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评论:对新能源汽车骗补必须严惩

  新华社记者韩洁、郁琼源

  财政部8日曝光5家骗取中央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其中仅江苏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就编造上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虚假销售材料,企图“空手套白狼”骗取国家2.6亿多元财政补贴,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此次财政部公布的案例显示,“新能源汽车骗补”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犯了守法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恶劣影响。曝光典型案例是为了惩前毖后。

  目前,财政部、工信部等已对被曝光企业采取了追回财政补助资金、取消整车生产资质、将相关车型剔出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荐目录等措施。但处理不能到此为止。

  存在恶意骗补的江苏吉姆西客车公司,缘何能伪造上传上千辆车的原始生产销售凭证、生产合格证并能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其余四家被曝光企业缘何能为尚未出厂的车辆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谁让涉案企业一路绿灯拿到补贴?涉及的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相关人员有无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均须深究、严查。

  这些典型案件也提醒我们,新能源产业的成长需要财政补贴的扶持,但不能过度依赖国家补贴,高补贴、低门槛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近期,财政部门已经表示将提高产业扶持政策的准入门槛,适时采取补贴退坡办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尽快步入自我发展的健康轨道。

  对新能源汽车骗补案件一查到底,依法严惩,不仅有助于堵住管理漏洞,而且有助于完善制度设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评论:用互联网放飞中国梦

下一篇:Instagram整治平台环境:限制垃圾评论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