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哲学专业就业率高说明了啥?
虽然艺术家和思想家不多,但是每个行业都需要艺术与思想之光。这样的社会环境已经离我们不远,哲学专业的高就业率就是苗头。
龙应台在一篇演讲里,曾这样形容文史哲三类学科:文学是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史学是沙漠玫瑰的开放,哲学是迷宫中望见星空。然而,这些学科却在当今陷入尴尬。
据某教育网站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自2010年到2015年,在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中,哲学招生人数不及1万,仅是工学招生人数的零头。然而,近期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北京地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中,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最高。
在流行的观念里,文史哲被视作冷门学科。但是,作为一个在中文系读了4年本科,且还要读两年研究生的人,我始终觉得就读这个专业三生有幸。与文字交游,拓宽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夕阳西下之际,文学的力量带人看见王维眼里的浑圆落日,让人体会瘦马边马致远的肝肠寸断。通过文字,能看到所有的人世,看到不存在的幻梦,也能听到沉默里的回声。
文史哲报考人数比理工科少,有社会需求量的因素。文史哲专业不论是从就业面还是平均工资待遇,都处于弱势的地位。所以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必然较少。这不能全怪社会和人的功利。
很多人对文史哲学科有一种偏见,觉得学中文就要当作家,学哲学就要成为思想家,学史学就要谱写历史。若真是这样,学习这些专业自然出路狭窄。
对基础学科的需求,应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方向,既为大师提供土壤,也能协助建构社会整体人文环境。虽然艺术家和思想家不多,但是每个行业都需要艺术与思想之光。这样的社会环境已经离我们不远,哲学专业的高就业率就是苗头。
很多父母希望子女选择就业机会更多的学科。这或许和那一代人所经历的物质匮乏时代有关,他们需要丰富的物质来保证内心的安全感。在我们这代人为人父母时,状况多少会有改观。我身边很多同龄人都希望孩子将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路。
文史哲的相关工作,可谓润物无声,回报周期漫长,这也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让真正热爱的人留下来。作出这种选择,也许不会那么快就看到花和果,也暂时不会有什么名利回报,但能找到根深叶茂的踏实感和成就感。(张二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4-10青海赋能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 03-14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01-20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境 多元化支持
- 12-27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11-27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加速形成
- 10-28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相 战友呼吁义
- 09-22新余党校与南铁中院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后, 李思华诉党
- 08-12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07-24共“盈”可持续未来!盈康生命荣获评“ESG新标杆企业奖
- 07-15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4-10青海赋能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 03-14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01-20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境 多元化支持其发展
- 12-27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5万户
- 11-27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加速形成
- 10-28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相 战友呼吁义愤填膺同案怒爆惊天黑
- 09-22新余党校与南铁中院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后, 李思华诉党校强拆索赔的案件便屡
- 08-12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07-24共“盈”可持续未来!盈康生命荣获评“ESG新标杆企业奖”
- 07-15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