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新华网评:实现中国梦,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新华网评:实现中国梦,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

时间:2016-12-06 11:42|点击:

  “中国梦提出四周年”系列评论之六

  唐 华

  “工匠精神”是2016年最火的词汇之一。它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内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它将品质视为生命,看得无比重要。

  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古已有之。早在《庄子》中就有“庖丁解牛”的记载,鲁班更是中国古代手工艺人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象征。如今,在自动化、机械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是我国制造业取得新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支持。

  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面临难题。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低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谋求高端发展势在必行。

  制造业升级,投射在产品上就是既要保证质量,也要产生高科技附加值。达成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企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也需要企业的经营者有长远的目标,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要能顶住GDP、税收、就业等指标带来的压力,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将不合格产品踢出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发扬“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都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力争让我国制造业变得更强。推进这一计划正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更好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大国工匠”用智慧和汗水擎起发展大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奏响华丽的时代乐章。

  系列之一:以中国精神助力“中国梦”实现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禀赋不可丢。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新常态下经济减速换挡、转型升级压力大,唯有大胆创新,唯有不拘一格,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才能把稳舵、撑好帆。

  系列之二: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能

  越是靠近目标,越是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长征精神不仅是遭受挫折时的“指明灯”,更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警戒灯”。

  系列之三: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好干部应该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们大多数人脑中都会自动跳出三个字——焦裕禄。这三个字不仅代表了一个人,更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在我们实现中国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

  系列之四:以创新引领发展 以发展成就“中国梦”

  想要发展先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正经历新旧转换的形势下,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系列之五:以新时代的“老黄牛精神”助力中国梦实现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需要每个人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自然少不了“90后”的力量。对“90后”而言,“老黄牛精神”不仅不能丢,还要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上一篇:一加手机3T体验评测:达最顶尖级别 又有所遗憾?

下一篇:神奇世界看看看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