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快语·重庆晨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快语·重庆晨报数字报

时间:2016-07-08 14:30|点击:

日前,于泰国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年一度的“数学世界杯”上,美国队时隔21年击败了老牌劲旅中国队,拿到了第一名。对于美国队的获胜,英国《卫报》对其评价为“破天荒”。网友也对此调侃,参加美国队的肯定是美籍华人。

(7月20日《广州日报》)

对于网友的调侃和吐槽——“一群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娃打败了一群在中国读书的中国娃”,我们可以一分为二来看:其一,这是网友在演绎“精神胜利法”,你(美国队)赢了又怎么样,还不是要靠“华人”,以此来维系自信;其二,这同时表明国民对输赢看得太重,陷入自己限定的框框里,潜意识里不肯认输。

事实上,美国代表队中确实有华裔,但是,这不能说明什么,更不是中国队这次输掉冠军的原因。对于奥数,我们应当思考更为本质的东西。

奥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不同国家有着共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为了在做题上一较高下。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层面也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去年年末开始,取消奥赛的高考加分,以此治理“全民奥数”,为“奥赛热”降温,杜绝相关培训机构借势发挥、大肆推崇“曲线高考”等行为。

兴趣教学在欧美国家早有体现,他们讲究分层教学,让学有余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去挑战更高的层次,把兴趣培育、特长引导的注脚安插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

因此,过分看重奥数比赛成败,是刻板化、功利化的表现。我们要的是在奥数的基础上看到整个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形势,从而进行反思,兼收并蓄,去芜存菁,不断改进和提高。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它捧上天,也不能踩下地,奥赛,只是学生多元发展的一种。”

楚九羽(网站编辑)

上一篇:无边框旗舰:nubia Z11今日发布!直播评论送手机

下一篇:金沙湾海滨度假区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