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评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力量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评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力量

时间:2016-07-07 11:17|点击: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6月22日,北京30余家新闻媒体、商业网站以及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奔赴沂蒙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革命老区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见证老区人民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成就亮点。大众网即日起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全媒体全平台推出“纪念建党95周年——首都网络媒体沂蒙革命老区行”系列评论“洗礼”。

“首都网络媒体沂蒙革命老区行”系列评论——洗礼(21)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力量

大众网评论员 丁厚勤

走进曲阜“三孔”,人们不再是游客,而是学员:在孔庙入口的万仞宫墙前,听“万仞宫墙”背后的典故,仰望孔子人格伟岸和精神高远;围坐在杏坛,一起思考学习的意义,感悟重实践不空谈的学习方法;在孔府孔氏家庙的族谱前,领会“养亲、敬亲、安亲、祭亲”的“孝亲”含义。如今,“三孔”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历史上的孔子,而是儒家文化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及至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支撑,是走中国道路的思想源泉、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在动力、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支撑。

历史是人类实践的过往,所谓传统文化也是由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上下求索而得。亿万人从历史中走过,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便是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用先贤的道德标准为个人洗澡治病,更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相互博弈又相互渗透,各种文化像无形的风钻进窗棂,对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造成影响。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什么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一度失去衡量标准。一个价值观偏颇人做事时将没有底线,一个价值观偏颇的社会行进中将踉跄不稳。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价值标准,在国家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的进程中,24字价值观如远方的灯塔,指引着国人前进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表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它被历史证明,并将证明未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面临的并非全是掌声和喝彩。境外敌对势力忘我之心不死,从未停止对中国的颠覆和渗透。无论公民精神面貌、社会和谐稳定,还是国家发展环境,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唯有文化自信,才能更有理性、更加自觉、更加从容和更有定力地推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人心要平静如水,社会要海晏河清,国家要扬帆远航,无不需要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浸润。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走上强势复兴之路,中华民族优良精神基因得以广泛传承,尤其是儒学研究漂洋过海,前人的智慧照亮今天的世界。

山东是齐鲁之邦、孔孟之乡,儒家思想发源地。曲阜不仅是孔子故里,而且有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内唯一一家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学的孔子研究院,集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文献收藏、博物展览和人才培训于一体,围绕“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的目标,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在这里,吟咏《诗经》《楚辞》,弹奏古琴古筝,感受礼乐的优美平和;悦读《大学》,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诵读《孟子》,养成一身浩然正气。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不仅净化人们的灵魂,更是将家国情怀渗透到意识里。

2500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游学,如今,孔子故里已成儒家思想的传播圣地。近年来,曲阜致力打造道德建设“首善之区”,传统文化“培训之都”,文化产业“聚集之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生动地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儒家思想从这里熠熠生辉,点亮了群众的梦想。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历史与现代交汇,传承与发扬并进,我们如此执着,只为见证梦想照进现实的美好时刻。

评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力量

上一篇:【观察员评论】应提供多元化利润渠道完善配套政策

下一篇:项目建设 须臾不松 本报评论员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