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北京青年报评论:“劝母拾金不昧”倒逼有偿返还法制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北京青年报评论:“劝母拾金不昧”倒逼有偿返还法制化

时间:2016-07-05 11:30|点击:

    7月1日,一名中年女子手提一个大蛇皮口袋,急匆匆走进南京市六合公安分局马鞍机场派出所的首接室,气喘吁吁说:“警察同志,这包裹是我昨晚捡到的,希望你们帮我归还失主!”蛇皮袋子里的物品价值10万元,她原本不想上缴这笔财富,是被25岁的儿子劝说之下才上缴的。

    面对家里突然出现的名贵手机等物品,面对妈妈闪烁其词的讲述,这位青年反复追问妈妈物品的来源,最终弄清楚这些物品来自母亲捡拾的一个快递包裹。在儿子劝说之下,甚至是“不上缴就举报”的倒逼之下,母亲终于同意将“天降财富”交给警方。

    在很多人看来,这名中年妇女可谓财迷心窍,她的儿子则是好样的。可是,面对如此“天降财富”,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谁又能真的不动心?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好儿子?人心都是一样的,大多数人都有着贪财的一面。别说是捉襟见肘的贫穷家庭了,就是豪门富翁何尝不是在“人为财死”?

    但是,不是自己的始终不是自己的,即使变成了自己的财富,也难以心安。这个中年妇女捡拾的还只是一个快递包裹,即使据为己有也不会有多大社会危害。可是,那些捡到了救命钱的人,据为己有的也大有人在,这对于丢失了救命钱的人来说伤口会是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

    中年妇女缘何有了将财富据为己有的想法?说白了,还是“人为财死”的心理造就的。这需要我们理性地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有偿返还是不是能够实现法制化?我们固然期盼每一个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不求回报的人,但是在社会现实面前,我们也应该有宽容“有偿返还诉求”的包容和大度。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几种情况:其一,物品丢失后,焦急的失主贴出告示“谁能返还重金感谢”,可是人家返还之后却只剩下了“谢谢”没有了“重金”,甚至为此闹上公堂;其二,捡拾者把物品返还后索要报酬会被谩骂,会被说成是道德败坏。当广东省实行“有偿返还制度”后,还遭遇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这是社会的倒退,引起了全国性的热议。

    其实,对于返还捡拾到的物品来说,这也是一种付出和劳动,理应有价值的体现。再说了,对于失主来说,总比找不到丢失的物品要好,最起码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我们不妨从法制的层面宽容有偿返还,用利益导向鼓励更多人“拾金不昧”。因为,不是每个“拾金而昧”的妈妈背后,都有个道德光芒四射的儿子。

上一篇:【公告解读】北京文化(000802)参与投资制作江苏卫视栏目《我们战斗吧》

下一篇:【公告解读】亿利达(002686)拟6.25亿元收购铁城信息100%股权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