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以现代价值观“入侵”历史
2019年年末临近,正当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感叹“逝者如斯夫”时,网剧《庆余年》(导演:孙皓;编剧:王倦;小说原著:猫腻;主演: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的播出,将人们的思绪引向了更远的过去与未来,并带领他们经历了一场关于抉择与改变的冒险之旅。光是“庆余年”三个字就足以给无暇思考自身的人心头一击。它不是诙谐搞怪的角色人名,而是实实在在的主题表达。对生命的渴求与希望,都包含在“庆余年”这三个字里面。
当然,《庆余年》之所以热播绝不只在于主题的深刻,更在于其品质上的“情采”赋予观众的体验感。用时髦的话来说,这部剧“有趣又有料”。
“情采”的概念见于古典文论《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提出“为情而造文”。“情”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它不仅包括人的情感,还包含“情志”的涵义,指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或价值观。
在情感层面,《庆余年》的创作者并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简单的跨越时空的爱恋故事,而是力求展现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如主角范闲与古代人的师生情、爱情、友情、亲情等等,这些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使得故事的假定情境具备了真实感。难能可贵的是,剧中的“情”还上升到“情志”的层面,第一集开场戏就通过大学生张庆的讲述,为故事确定了较高的立意:“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是:珍惜现在,为美好而活”。“现代思想与古代制度的碰撞”的故事内容,本质上就是价值观的碰撞与交锋。《庆余年》中这种价值观的冲突成为推动情节的最大动力,主角范闲是一个有着大情怀的小人物,他秉持着“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为自己而活”“人人平等”的自我意识和现代观念,与古代制度下的压迫与不平相抗争。立意和价值观的表达,决定了一部作品的高度。反观市场有太多的网络剧,却因立意不高、价值观单一甚至野蛮而折戟沉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9-19中国重汽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再提升!
- 09-12国有企业冲向机器人赛道
- 09-09撬动成功斩获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
- 09-08破局之道,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
- 09-03四载筑基启新程 北交所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新生态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9-19中国重汽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再提升!
- 09-12国有企业冲向机器人赛道
- 09-09撬动成功斩获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
- 09-08破局之道,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
- 09-03四载筑基启新程 北交所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新生态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