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产电影:不拼制作拼真实 用中国故事赢得观众的青睐
用“中国故事”赢得观众
2019年,中国本土电影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同,就算是好莱坞进口片如何密集放映,也未能抢走中国观众的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3日,在2019年内地电影票房榜前十名中,八部均为国产片,进口片只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和《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两部。
回望2019年的国产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成为了一股潮流,与当下中国现实发生关系的“中国故事”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春节档的《中国女排》,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就是“中国故事”的魅力,影视行业虽然陷入了暂时的低谷,但好的作品却并未缺席。在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看来,行业的周期需要敬畏,但周期下行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他说:“所谓‘创作暖春’就是能够通过创新来抵御周期性的波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2019年的中国电影一直在寻找着杀出血路的机会。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用现实主义的“中国故事”去贴近观众。
陈思诚因拍摄《唐人街探案3》在日本整整呆了三个月。他对于“中国口味”颇有心得:“中国观众最爱的还是国产电影,因为本土题材有中国味。”
分析
真实引发共振、成就票房
国庆档热门电影《中国机长》中的一个情景是,袁泉扮演的乘务长带领当天值班的空姐们“伸手指、检查指甲”。那个镜头一出来,不少真实的空姐看哭了。很多民航人跟影片出品方、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说,“太真实了,没想到平凡工作中如此微小的细节也会呈现在大银幕上,没想到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被人看到。” 这种真实的质感正在让中国电影与观众之间达到某种程度的共振。
影片《中国机长》源自真实事件。事件发生后,很多电影公司都有将其拍成电影的想法,从新闻中就感到了其震撼力的于冬捷足先登。于冬表示,《中国机长》并不好拍,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故事,而且从出现险情到降落也不过短短34分钟,想打动人需要真实细节来填充。于是,观众通过这部电影不仅看到了航班上的故事,看到了整个民航业的精密运转,也看到了为每架飞机安全起落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中国机长》之外,《烈火英雄》《决胜时刻》都有真实事件的影子。于冬表示,“中国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观众,给影视行业带来信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9-12国有企业冲向机器人赛道
- 09-09撬动成功斩获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
- 09-08破局之道,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
- 09-03四载筑基启新程 北交所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新生态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 08-05从三家外贸企业看发展韧性
阅读排行
内容推荐
- 09-12国有企业冲向机器人赛道
- 09-09撬动成功斩获CMC-FIRM国际资格认证
- 09-08破局之道,企业“向死而生”的上海实践
- 09-03四载筑基启新程 北交所构建中小企业成长新生态
- 08-25成都企业“悬榜” 北大学子“揭榜”攻关
- 08-20安全泛化侵蚀美科技企业竞争力根基
- 08-18这道“必答题”,西安企业如何作答?
- 08-11中国企业加强在德投资力度
- 08-08四家青岛企业介绍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 08-05从三家外贸企业看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