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舆情过后当反思“乌龙监管”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舆情过后当反思“乌龙监管”

时间:2018-05-02 11:49|点击:

    最近发生的青岛“天价龙虾”事件出现反转。经过崂山区市场监管局、物价、交通、食药、商务等部门7月27日、28日的两次现场联合检查发现,渔港水产海鲜餐厅证照齐全,点菜间显著位置悬挂消费提示,称具检测合格,海鲜均明码标价,采用的标价签与价目表方式标价,符合明码标价规定。点菜间录像显示,该游客点菜过程平和正常,餐厅在料理前对该游客告知并请其签字确认。也就是说,餐厅的经营是完全正常的,不存在价格欺诈和强制消费。

    不得不说,经历过“天价大虾”事件后的青岛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明显有了舆情危机意识。网友发帖子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不久,崂山区的相关部门就对涉事的餐厅进行了处罚,不但退回网友的饭钱,而且还得停业整顿。但有关部门在未查清真相之前就作出的处罚显得过于草率,执法不可失位,更不可失常。时隔一年多后再次发生“天价虾”事件,有关部门的神经必然是高度紧张,越是如此越应该依法用好手中的权力,让惩戒违规有据可信。可在当地政府部门看来,餐厅损失点餐费、损失几天的营业额算不得什么,在维护崂山,维护青岛旅游城市形象面前,迅速息事宁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这种舍弃公正的危机公关,随着真相浮出,恐怕也难以真的息事宁人,“乌龙监管”不仅冤枉了涉事餐厅,而且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

    这次事件背后也可以看到“成也舆情,败也舆情。”民意基础的舆论场可以弥补有关部门监管的缺失,但忽视了社会新闻事件的真相同样会产生舆论误导。政府部门处理舆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及时、公正、客观的调查结果回应社会各界关切,坦诚而认真地给公众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不要用成见去判断问题,不要用无知去理解问题,更不要用情绪去解决问题。

上一篇:回应重大政务舆情,贵在坦诚相待

下一篇:今日热点舆情(8月21日):吐槽食堂难吃被拘折射干部舆情素养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