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全国网媒记者盛赞:山东职教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全国网媒记者盛赞:山东职教

时间:2016-05-19 09:25|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深入实施,目前已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路。
    四月底,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大众网承办的“职业教育看山东——2016全国网络媒体山东采风”活动正式启动。30余家媒体记者历时5天,通过对济南、潍坊、青岛3地9所高职院校的实地采访,亲身体验了山东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近日,我跟随“职业教育看山东”媒体采访团走访了山东9所高职院校,最真切的感受就是3个大写的“赞”。

  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是第一赞。其基础设施、师资水平、实训课程和校园环境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河北媒体同行的印象里,似乎从来没在河北境内见过如此完善的实训和教学场所。在这里,鸟语花香配上碧波荡漾,精雕细琢书写职教风光。

  山东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第二赞。其寓教于乐,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陶冶情操。鲁班文化、农字品牌、码头课堂、茶艺教室、美酒氛围,走过一所学校,都能美丽一种心情、留下一段回忆。

  山东职业教育人对职业教育的专注和执着是第三赞。正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所说,职业教育要打破阻碍其提升的“天花板”,让学生学得其所、各得其能,在创造中不断创新,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成长。

多彩贵州网记者 吴思晶:

  本次山东职业院校的采风活动,让我看到了山东职业院校的强盛,不论是校园的规模、专业的全面还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堪称一流。

  山东的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为核心,让他们真正学习到自己所想、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当然,也希望贵州的职业教育能够与山东职业教育合作,更好地发展与强大国内的职业教育。

  东南网(福建)记者 黎晶瑛:

  此次山东职教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山东省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的校园基础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政策的扶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此次的9校走访,我感受到了不同于福建的浓厚职教氛围。在福建,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较于山东来说,校园小、实训基地少、招生难,多数还处于技工类高职技校阶段,未形成规模集群。

  山东技师学院的免费培养模式、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港校一体模式、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绅士淑女的学校气质等职校特色,都是值得福建高职院校学习的地方。

西部网(陕西)记者 张甲特:

  山东职业教育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经济区位优势,在职业教育专业化、创新化、立体化、人文化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以项目化立学,以市场化教学,以企业化治学。诸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荣获全国技能大赛大奖,连学校辅导员也是专业全能人才,德技双馨。在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处于低潮的时候,山东诸多职业院校学生能被就业单位抢空,其实力确实不一般。另外,学生在实践和创业方面也独树一帜。这些都离不开学校为学生创造的诸多利好条件。

  同样作为教育大省,陕西在职业教育方面跟山东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大众网和山东职业院校能多举办类似交流活动,让职业教育助力大国工匠强国梦。

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琳琳:

  在中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之际,到鲁班的故乡走访正在校园里成长的鲁班传人,感受“大国工匠”的发源地魅力,是一段满足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中国制造2025”美好憧憬的印证之旅。

  山东职业教育产业带动教学、“校企政经行”5方联动办学或“校企政经”4方联动办学模式,培养了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为职教转型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山东劳动职业学院雕琢工匠传人的精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3A级景区的美丽校园、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学生士官风采,使这段疲惫的旅程变得诗情画意。山东职业院校尤其重视文化传承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相信山东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成之后不仅技艺压身,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

浙江在线记者 袁野:

  此次“职业教育看山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概括为3个字。

  第一个字是“大”。这个“大”是广义上的,直观的表现是校园大,校舍、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档次,师资队伍强大,教育取得的成绩大。体现出山东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学校领导对职教发展定位的格局大。产生的结果则是职业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大,百姓的认可度高。招生难、风评差这些职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山东比较少见。

  第二个字是“紧”。职业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关系紧密,和区域经济的结合紧密,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紧密。举例来说,校企合作很普遍,但多数停留于学生去企业实习,师傅来学校讲课之类。而在山东,我们看到,知名企业主动把实训基地搬进校园,把昂贵的器材无偿提供给学校用于教学。这样一来,学校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自明。难怪在他处困难重重的就业问题在这里完全不是事儿。

  第三个字是“精”。在有幸到访的几所山东职校,我发现多数走的是不求“博”但求“精”的发展道路,在某一个优势专业方向上集中资源,下大功夫。这样的发展思路带来的结果是,虽然学生总数并不算多,但在其特色专业方向上教学条件好,教学水平高,往往领先全国。这样一来,毕业生的行业认可度自然高,日后发展的起点也高,更容易出成绩。有了行业认可度和校友成绩做底气,几所学院领导表现出的自信让我永生难忘。

上一篇:国内沉淀白炭黑市场需求一般 厂家销售良好

下一篇:国产影视剧的出口尴尬 电影海外营收仅为国内票房1/10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