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站国学时讯!

“5·12”国际护士节,聆听宁德“白衣天使”的美丽故事...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内容

“5·12”国际护士节,聆听宁德“白衣天使”的美丽故事...

时间:2016-05-13 09:25|点击:

  题记

  100多年来,南丁格尔的那盏明灯不曾熄灭。我市各大医院的“白衣天使”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的誓言,弘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他们深怀爱心,以高超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挽救生命、协助患者康复作出了积极和出色的贡献。在这灿烂的五月,在这纪念“5·12”国际护士节104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CCM病房的护士们正在抢救重病患

  市医院——不眠的CCM病房

5月10日23时,城市结束一天的喧嚣后归于沉静。此时,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大多数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但在市医院CCM(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各类精密仪器的闪烁中,护士们仍在紧张进行着护理工作。

“目前,CCM病房内收治的重症患者有7名。” CCM护士长陈雪仙介绍,今天的病人数不多,最高峰时,该病房内曾收治过20名患者。

躺入CCM病房的都是各类重症患者。特殊的病患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也许就是一个转身的时间,患者的生命指征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陈雪仙表示,仪器上任何一个数字变化,患者的任何一个异常表现都会立即触动护士们高度敏感的神经。

高强度的工作外加黑白班交替的混乱作息,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超负荷运转。失眠、腰椎间盘突出、内分泌失调成为了该科室女护士们的通病。

采访中,记者在病房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一名男护士正在七号病患的床前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仪器上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不时做着记录。

他叫范乾宁,是CCM病房内仅有的两名男护士之一。范乾宁加入CCM曾让不少科室很是羡慕。“男护士的身体素质较好,能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尤其是一些体力活。”范乾宁介绍。

他坦言,刚加入CCM时,自己不很习惯。由于病房内都是重症患者,除了每天半小时的探望时间,是禁止家属入内的。这就使得护士在进行日常换药和监护的同时,还必须承担患者大小便、擦身、喂水、喂饭等生活料理工作。而这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并不容易接受。“不过现在已经适应了。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他笑着说。

在CCM工作了5年,范乾宁的踏实、细心得到同事和患者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妻子就是CCM的同事,日久生情就在一起了。”谈到这个话题,范乾宁显得有些腼腆。去年年底,两人举行了婚礼。如今,妻子已有了5个月身孕,但仍坚守在工作岗位。“在科室里前辈大姐都是这样过来的,妻子说她们是她的榜样。”范乾宁说。

在范乾宁看来,有些遗憾的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两人很少有机会像平常夫妻俩般享受甜蜜而轻松的二人世界。“已经连续3年的生日都是在病房里度过了。去年生日恰巧不是我值夜班,本以为能好好和妻子一起度过,结果突然有重病患者到来,科室人手紧缺,又临时被叫回来了。”范乾宁说。即使这样,范乾宁对于这份工作仍保持热度,“这里的病人需要我。”范乾宁说。

24岁的陈建珍是CCM一名新丁。去年毕业后,她到CCM病房见习。通过3个月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今年2月,她正式成为CCM病房的一名护士。

“在校实习期间也呆过其他科室,但没有一个科室如此震撼人心。”陈建珍告诉记者,由于在CCM病房内都是重症患者,在CCM的治疗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患者转危为安,但也有个别患者因为病情过重而不幸离去。“有一次上午还和患者聊着天,下午就听到了噩耗。”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出校门的女孩来说,冲击是巨大的。“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亲身经历时,却依然很难过。” 陈建珍说。

虽然有时会感到失落,但在CCM工作期间,陈建珍收获更多的是成就感。“在CCM病房中,最大的喜悦就是看到一个个重病患者,在自己的细心呵护下转危为安。这让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特有意义。”陈建珍说。

11日凌晨1时10分,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一名重病患从康复科转入了CCM。这一刻起,CCM的护士和医生们又开始了紧张地抢救,与死神的“争夺战”再次打响……

  记者 茹捷 通讯员 陈灵滨 文/图

  

  童文芳正在帮病人修剪指甲

  市康复医院——病人的“贴心守护者”

  有一群这样的护士,他们护理的病人很特殊:身体不舒服了不会说,需要护士去观察发现;洗头、洗澡、剪指甲全部依赖护士来完成;病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护士还要陪着聊天……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就像病人的“贴心守护者”。日复一日,宁德市康复医院的护士们用耐心、细心、爱心,照料病人,帮助他们渐渐康复。

5月10日,正是市康复医院的家属探病日,当日15时许,康复医院六楼的男三科人来人往,刚过19岁生日的小护士童文芳不仅要引导病人到家属探视室,还要随时观察病区内病人的情况。

童文芳是江西景德镇人,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她在宁德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这里就是她的第二个故乡。毕业于闽东卫校的童文芳,去年3月带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满怀热情来到了康复医院。

康复医院,收治着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在别人看来也许都是疯疯癫癫,无法理喻。但是对于童文芳来说,这些人只是生病了而已,正是因为生病,才需要她们的照顾。

“刚进来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害怕。”童文芳坦言,“工作中遇到突然情绪激动的患者是家常便饭。”入行一年多,童文芳经常遭到病人的辱骂,从一开始的委屈到现在的习惯,她表示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这里的病人都是弱势群体,和一些医院的正常病人相比,他们往往缺少家人的关爱,更需要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

“小童的心理变化是每个康复医院护士都要经历的过程。”男三科护士长李典银告诉记者,在市康复医院里,由于被护理群体的特殊性,护理需更加细致琐碎,工作量很大。护士队伍中,像童文芳一样年轻的“90后”护士有不少,她们积极、乐观,无怨无悔地付出,从不喊苦叫累,默默奉献。

今年护士节是李典银在康复医院迎来的第23个护士节。“既然接过了南丁格尔手中的接力棒,我就要努力让自己跑在最前面,不愧对‘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这是她坚持的信念。

23年来,李典银已经数不清自己经历过多少次精神病患者的拳打脚踢。她犹记得自己刚入行不久,在一次给不肯吃饭的患者一口一口喂饭时,突然遭到他的袭击,被一拳打中的她向后方台阶倒去。千钧一发之际,另一个病人从远处冲过来托住了她的后背,让她免遭厄运。事后,李典银问那位救她的病人当时怎么能那么迅速。病人回答:“刚进来时你总是喂我吃饭,你有危险我帮助你是应该的。”

“那一瞬间我发现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从那时起,李典银再也没有要放弃的念头,反而在工作中锻炼出了“察言观色”的本领,一发现患者的神情异常,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我最难过的,不是在工作中可能受伤,而是看到患者自己深陷精神疾病无法自拔,他们往往在清醒之后会连声向我们说对不起。”李典银深信,对精神疾病患者多一点体贴,多为他们着想,会让一切不一样。

记者 叶陈芬 文/图

  市中医院——守护“花朵”的“白衣天使”

  5月10日14时,市中医院儿科护士长余凌云来到病房。这时离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对于她来说,无论白班还是晚班提前半小时已是习惯。“放心不下病区里的孩子们,就早点来看看。”余凌云笑着说。

余凌云从事护士职业已有16年。从呼吸内科到急诊科再到如今的儿科,余凌云护理履历丰富。在她看来,在儿科从事护理工作有别于其它科室,有着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在医院的诸多科室中,儿科也被形象地称为“哑科”。“在儿科,1到6岁的孩子占到了收治儿童的一大半。这些孩子由于年龄偏小,对于病痛和不适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需要护理人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余凌云笑着说,在儿科呆久了,护士几乎都基本成了“福尔摩斯”,孩子的表情变化、病症 、甚至是轻微的哭声,都是护士发现问题的讯号。

去年,一个患儿在挂吊瓶时啼哭不止。细心的余凌云察觉到不对劲,便解开孩子吊瓶处的绷带。果然孩子的扎针部位出现了轻微的肿胀。余凌云立即进行了处理,孩子的啼哭方才止住了。

作为儿科的护士,光有细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有时给孩子打吊瓶,针还没扎,一旁的父母就已经心疼地流泪。” 余凌云表示,对于家长的感受,儿科护士能够理解,也尽力在护理中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提高护理技艺,回家练习拔罐、穴位按摩是每一个儿科护士必须经历的。为了能尽快掌握扎针技巧,一些刚加入科室的护士甚至时常在自己的身上进行练习。不懈地努力造就了该科室护士们过硬的基本功。护士黄秋菊由于扎针快准轻,成为了科室里有名的“黄一针”,什么样的难找的血管在她的手中都一针搞定;韦艳萍则是科里中医外治的高手,拔罐、放血、小儿捏脊是她的拿手绝活;而韩桂梅则是科里的“外交官”,难沟通的病患和家属,在她的耐心劝导下,会平息不满。

在儿科工作,护士们面对的不仅是患病儿童,有时也会接到特殊的任务——照顾弃婴。2015年“六一”儿童节这天,儿科接收了一名2个月大的弃婴。护士们给男婴取名为“陆一”寓意六一。为了给小一一更多的关爱,她们找来了方便移动的小推车放在护理站,小一一睡觉时把他放在小推车上,当他哭闹时,就把他抱在怀里哼着小曲让他入睡。虽然小一一不会说话,但只要听到护士们的声音他的小脸就会荡开灿烂的笑容。

对患病孩子倾注全部爱心,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儿科的护士们却是满怀愧疚。上个月,护士林月玲的孩子患上了肺炎。由于丈夫晚上加班,林月玲只能把孩子带到了医院。虽然同在一个科室,但忙于工作的林月玲很难抽出时间陪伴患病的孩子。下班时,看着孩子面带笑容喊着妈妈,林月玲眼眶红了。

有苦有累,有心酸,也有收获。“多谢你们的精心护理,孩子才能这么快恢复健康。”在记者当天的采访中,一位即将出院患儿的母亲专程来到护士站对护士们表达了谢意。能得到患者家属的肯定,是这些白衣天使最大的安慰。“要让每一位患儿健健康康出院!”余凌云笑着说。

  记者 茹捷

上一篇:利来国际: 巅峰对决 利来国际牌神争霸赛邀你重出江湖

下一篇:快马国际有超越当时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848774065